盛天機械產品分類
“十四五”開局之年 我國預制混凝土樁產業喜憂參半
添加時間:2024-11-25 | 文章來源:盛天機械
2021年是我國從高速發展邁入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個五年規劃開局之年,也是中國經濟率先從新冠肺炎疫情襲擊下強力復蘇的一年。我國預制混凝土樁產業的市場表現可圈可點,有彈有贊。
一、 年產量達4.86億米,占全球產量的70%,同比增長2.3%。
2021年,國家及各省市一大批重大工程建設項目穩步推進,如高速鐵路、機場、高速公路、城市軌道交通、市政、5G項目、新能源、房地產等項目建設投資進一步加大,國家積極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受這些利好的影響,預制混凝土樁市場反彈、需求激增,尤其是華東、華南沿海地區,預制混凝土樁在去年第一季度出現供不應求的市場行情。但二季度以來,受房地產資金、國內疫情多點散發、汛情及自然災害、原材料漲價、限電等因素影響,預制混凝土樁市場需求減少,預制混凝土樁產量持續下滑。由于煤炭價格的上漲、“能耗雙控”機制的要求,環境治理力度加大,一些企業面臨季節性或臨時性停產,全行業全年增收不增利。
三、 預制混凝土樁產能過剩的局面沒有得到改觀。
由于近年華東、華南沿海等局部地區預制混凝土樁呈現出供不應求的市場景象,使得一些新的投資者加入到新建預制混凝土樁生產廠的行列。行業內大型企業集團根據自身發展的需要,布點新基地,新建或收購改造預制混凝土樁生產廠(線),不斷擴大產能,進一步實施做大做強的戰略。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新建、擴改建(包括已投產和尚未投產)預制混凝土樁生產廠近30家左右。預制混凝土樁行業產能過剩問題依然存在,新企業的加入、老企業的退出對國內預制樁總產能雖未產生大的影響,但企業間的兼并重組對行業市場競爭有著深遠的影響。企業集團化(規模化)將成為預制混凝土樁行業的發展趨勢。由于預制混凝土樁行業產能過剩問題依然突出,市場需求分布不均,市場競爭不斷加劇,為增強企業的競爭力,企業間的兼并重組將成為常態。預計在“十四五”期間預制混凝土樁行業內集團化企業的數量將不斷增加。
四、 技術創新推動傳統產業的轉型。
采用機械化、自動化生產已成為預制混凝土樁行業破解生產企業勞動力資源日趨緊張難題的重要手段,也是預制混凝土樁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趨勢,大型企業由于人才、技術和資金優勢,已逐步對原有生產線實施了機械化、自動化改造,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中小型企業也在逐步更新相關生產裝備,減少生產一線人員勞動強度。近兩年新建的預制混凝土樁生產企業基本上均采用機械化、自動化生產線,預制混凝土樁行業生產技術與裝備的機械化和自動化正穩步向前推進。預制混凝土樁產品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仍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和廣闊的市場前景。隨著管樁在高鐵、大型橋梁、特高壓等大型基礎建設中的推廣應用,大直徑管樁的優勢越發明顯,直徑600mm及以上大直徑管樁應是今后發展的方向;除了用于建筑地基承重外,光伏、基坑支護、地基處理、河道護理等領域應用的功能性預制混凝土樁也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市場前景廣闊。隨著機械化、自動化預制樁生產線裝備的持續改進和完善,機械化、自動化預制樁生產線的數量不斷增加,預制混凝土樁行業正在從“生產技術落后、生產裝備簡陋、工作環境較差、勞動力密集、生產效率低、安全事故較多等”的低端制造業向中、高端制造業邁進,預制混凝土樁行業的面貌將會發生根本性改變,預制混凝土樁生產從機械化、自動化逐步發展成信息化、智能化的進程會進一步加快。
六、預制混凝土樁面臨資源短缺、原材料漲價的嚴峻挑戰。
近年來預制混凝土樁用天然砂石等原材料資源出現日益短缺,局部遭遇瓶頸。同時,砂、石、水泥、鋼材等原材料價格的不斷上漲使行業發展面臨嚴峻挑戰。2021年下半年,國際環境不確定因素增多,國內也受到疫情散發、大宗商品價格高企的局面,市場供應鏈較為緊張,預制混凝土樁用砂、石、水泥、鋼材原材料市場價格上漲幅度較大,對預制混凝土樁行業的生產企業產生了較大影響。鋼材、煤炭價格的上揚,對預制混凝土樁行業配套裝備生產企業也產生較大沖擊。“十四五”期間,要“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構建資源循環利用體系”“構建綠色發展政策體系”。在砂、石原材料緊張的形勢下,預制混凝土樁行業正在主動求變,積極探索工業副產品等大宗固廢在預制混凝土樁生產中應用的可能性,一方面可降低生產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減少對天然砂、石原材料的依賴。綠色發展、低碳發展正在成為全行業的發展共識。